插秧技巧與注意事項全解析 南方很多地區還是沿用傳統的人工插秧法進行稻米種植,立夏前是插秧的好時節,那麼具體怎麼進行插秧?下面一起來了解插秧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1、插秧時間
要注意溫度,氣溫不能過低,主要針對的是早稻的種植區域,如果溫度低於15度左右時,不建議去插秧,穩定在15度以上,可以去插秧,避免出現凍害,影響秧苗的返青和分櫱,降低成活率。
2、插秧密度
插秧密度是一個不確定的數值,從南到北,不同區域種植稻米的密度是有差別的,同一區域的不同地塊,種植密度有差異,具體跟秧苗質量、品種、土壤肥力、插秧時間等等。
3、淺插
秧苗插進泥土的部分不能太深,只要秧苗立穩水田就行。淺插一是能使分櫱節處於地溫較高的淺土層,有利根系及時吸收到土層的營養進行生長髮育,促進分櫱快生快發。二是分櫱發生,以及晝夜水溫的溫差有很大關係,溫差大,那麼分蘗越優,所以淺插有促進有效分蘗數增加 。三是接受日照多,能有效提高光合利用率。
返青期稻苗鏽斑現象,原因分析與矯正策略
4、不能傷植株
在插秧的同時,除了拔秧時儘量減少植株的傷害,在插秧時也要減輕對植株的傷害,這樣才能為培育健壯、墩實的秧苗打下基礎,從而才能提高產量。
5、插直
秧苗在插入大田的時候,要直直的插入大田,不能斜著插,這樣才能保證全田的苗不出現東倒西歪的情況。正確的插法是插「三抓秧」,就是拇指、食指及中指插秧。
6、插穩
秧苗保證淺插的同時要能穩穩當當的立在水田裡,儘量減少出現倒腳秧的情況。在插秧時,儘量不要讓水田的水太深,只要水高過泥面就行,這樣淺插浮蔸較少。如果出現浮蔸的情況,不能在栽完後進行扶苗,要等3-4天后才進入大田,用預留的「秧母子」進行補苗,不能用原先漂浮在水田上的苗再補上,因為原漂浮苗體內的貯藏養分已經消耗殆盡,恢復性較慢,再用它補栽下去,會出現返青分櫱遲的情況。
稻米斷水時間與技巧,掌握最佳灌溉策略
以上就是關於插秧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介紹了,這些細節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要想早返青、早分櫱,還是要注意這些小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