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5年3月9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世界人口人口数据每年更新8197909000 本地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6日查论编

1800年至21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图,来源于联合国在2010年的预计 (红、橙、绿) 和 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黑)。根据最高的预测结果,世界人口将在2100年达到160亿,而根据最低的结果,这一数字仅为60亿人。

由Google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生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人口增长图

在世界人口學(英语:Demographics of the world)中,世界人口是地球上人口數量的總和。2024年4月29日,世界人口突破81億人。[1]世界人口自14世纪50年代的黑死病和欧洲大饥荒时期结束后开始迅速增长,当时世界约有3.7亿人。[2]战争等因素使增长速度时快时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50年代起,导致人口成長放缓的因素(如战争和饥荒)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每年超过1.8%。这状态持续到1970年代。1963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达到了历史峰值。随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改变,人口增长率逐渐开始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1.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80亿。[3][4]当前的预计都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但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甚难估计,无法得出具体数值,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约在75亿至105亿间,取决于出生率下降速度。[5][6]长远看来,估计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将停止增长并缓慢下降。[7]于此同时,一些分析也担忧人口增长能否持续。[8][9]

综合概况[编辑]

在2024年,全球人口总数已超过81亿。北半球陆地较多,世界90%人口都生活在北半球。全球人口男女性别比约为1.04,即每1.04男对1女,男性略多于女性 。

全世界约有17.8%人口在15岁以下,65.3%人口介于15岁至64岁间,13.5%人口处于65岁以上。[10]全球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为67.07岁。其中女性69岁,男性65岁。[10]全球人口识字率为96.4%。[註 1][10]

2019年世界生产总值为87.75万亿美元。人均11,033美元。[11]全世界大约有7.36亿人处于“极端贫穷”的状态,即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12]大约4.62亿人营养不良。[13]2021年1月时,全世界大约有46.6亿互联网用户,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5.6%。[14]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占世界16%人口。其次是孟加拉族,约占世界人口2.8%。[15]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母语是中文漢語,全世界有16.47%的人口在使用;其次是西班牙语(4.85%),随后是英语(4.83%)、阿拉伯语(3.25%)和印地语(2.68%)。[10]世界上最多人口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约占有31.35%的人口;其次是伊斯兰教,占有24.43%;第三是佛教,约占有13.78%。[10] 在2005年,全世界有16%的人没有宗教信仰。[16]

各大洲人口[编辑]

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目前有大约42亿人居住在亚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过60%。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与印度,拥有全球37%的人口。非洲是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大洲,约有十亿人,占全世界人口15%;欧洲有7.33亿人,占世界人口11%;拉丁美洲约有6亿人,占世界人口9%;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北美洲有3.52亿人,占全世界5%人口;大洋洲人口最少,只有约3,500万人,占全世界人口0.5%。[17]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没有任何常住人口,仅有极少数在当地考察科学的科研与探险人员在南极科学考察站短期居住。[18]

各大洲人口表[编辑]

大洲名称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

人口(百萬)

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最多的城市

亚洲

104.1

4,641

1,425,775,850 – 印度

13,515,000 – 東京都(37,400,000 – 首都圈[註 2])

非洲

44.4

1,340

211,401,000 – 奈及利亞

9,500,000 – 开罗(20,076,000 – 大开罗地区)

欧洲

73.4

747

146,171,000 – 俄羅斯[註 3]

13,200,000 – 莫斯科(20,004,000 – 大莫斯科都会区(英语:Moscow metropolitan area))

南美洲

24.1

653

214,103,000 – 巴西

12,252,000 – 聖保羅(21,650,000 – 聖保羅都會區(英语:São Paulo Metro Area))

北美洲

14.9

368

332,909,000 – 美国

8,804,000 – 紐約(23,582,649 – 紐約都會區[19])

大洋洲

5

42

25,917,000 – 澳大利亞

5,367,000 – 悉尼

人口历史[编辑]

人口[编辑]

根据现代分析,人类在大约公元前七万年遭遇了种群瓶颈。起因可能是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多峇湖大型火山爆发造成的巨灾所影响。从那时起,世界总人口长期停滞在一百万左右,大家都通过狩猎采集为生,而这种生存方法使得人口没有条件快速增长。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一万一千年,人们开始发展农业为止。在此之前,世界人口从未超过1500万人。[20]

当人们开始大规模发展农业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公元前8000年全世界有人口五百万人;公元1年全世界有大约两亿人,其中汉朝占有六千万人以上;[21]而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也拥有了六千万以上的人口。[22]

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长又因为瘟疫、战争等影响而有所波动。以欧洲为例,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得八世纪欧洲的人口比公元541年减少了大约一半。[23]随后欧洲的人口又有所增长,到1340年,欧洲大约有七千万人。[24]14世纪主要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又使得世界人口从1340年的大约4.5亿,减少到1400年大约3.5至3.75亿。[25]欧洲随后花了约200年的时间来恢复到1340年时的人口水平。[26]而另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人口也经历了巨幅波动。根据估计,1393年中国大约有6,500万人,比1200年的1.23亿减少了约一半。主要是宋朝至元朝长期发生战争的原因。[27][28]1368年明朝建立时中国的人口大约是6,000万人。到1644年明朝灭亡时,人口增长到约1.5亿。[29]

英国的人口在1650年达到560万人。比1500年的260万有所增加。[30]十六世纪欧洲掀起的殖民潮也为世界人口增长做出了贡献,因为殖民者往往会将殖民地较为先进的农作物(例如玉米、红薯)带到其它地区推广以增加粮食产量。[31][32][33][34]

1500年的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人口约有五千万至一亿人。[35]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北美洲约有两百万至一千八百万人。[36]然而,欧洲人却把一些当地土著从未遇到过的传染病也带到了北美,由于当地人还没有建立起这些疾病的免疫力,估计当时的北美原住民有90%是因为感染上传染病而死。[37][38][39]

地图显示了2006年全世界所有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居民点。1800年,仅有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00年增加到47%;2010年增加到50.5%。[40]2050年,这一数字会进一步升到70%。[41]

随着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展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婴儿存活率大幅上升,人均寿命也有所延长。[43]以英国为例,1730-1749年,英国有74.5%的儿童在五岁前即夭折,在1810-1829年,这一数字降为31.8%。[44][45]1700年起欧洲人口开始剧烈上升,到1900年已经达到4亿,比1700年的一亿人翻了四倍。[46]而1900年时的欧洲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约36%。[47]

在19世纪,强制种痘已经在西方国家展开,而医疗卫生设备也在这些地方普及开来,西方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也不断上升。英国的人口更是每五十年便增加一倍。[48][49]1801年,英国有830万人;在1901年,人口增加到3,050万人;而在2006年,则有超过六千万人。[50][51]美国的人口也从1800年的530万增长到1920年的1.06亿。在2010年,美国已经有超过3.07亿人。[52]

二十世纪初和中叶的苏联人口经历了较大起伏。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争,截止到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丧失了约九千万人。[53][54]随后苏联的人口平稳增长,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口又陷入停滞。2012年俄罗斯有1.43亿,比1991年的1.48亿有所减少,如果人口发展形势不变,到了2050年,更会降到1.07亿。[5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科技、医疗水平持续改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这些国家主要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中国为例,1850年的清朝约有4.3亿人,1953年中国共产党基本完成土地革命时有5.8亿人。尽管战争不断,一百多年间人口还是增长了1.5亿。[56]从五十年代起,中国的人口也迅猛增长,1982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超过十亿,最终在2021年达到14.12亿的峰值;现今,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迫使中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减缓人口增长,最终中国人口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在1750年约有1.25亿人,1941年达到3.89亿;[57]而2012年末印度已经有超过13亿人口。[58]2023年4月末,印度人口数量达到14.2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59]印尼爪哇地区的人口从1815年的五百万人升到当前的1.3亿人。[60]墨西哥的人口从1900年的1,300万增长到2009年的1.12亿。[61]非洲的肯尼亚人口也从1920年的290万增长到当前超过3,700万。 [62]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教育水平提高,这些国家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人口增长放缓的迹象。这主要体现在出生率开始下降,并由之而来的老龄化趋势与死亡率上升。在一些发达地区(例如日本、德国),人口已经开始逐渐减少。[63]

人口里程碑[编辑]

现在估计世界在1804年左右突破9亿人。随后用了大约123年于1927年突破18亿;紧接着在1960年突破了30亿大关,这期间仅用了33年,而且中間還發生重大戰爭;1974年,世界人口花了14年突破40亿;1987年花了13年突破50亿;1999年花了12年突破60亿;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70亿;而美国人口调查局则显示全世界在2012年突破70亿人,距离1999年里程碑花了约13年;聯合國預計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達到80億人,距離70億人口里程碑花了10年。[64][65][66][67][68]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此图显示全世界从公元前一万年到公元2010年的人口数,可以看出十八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极快。

全世界每增加10亿人所需的时间

全世界每增加人口一倍所需的时间

世界人口增长率(1950年-2000年),以及未来预计。

下表显示各大洲历史上的人口分布状况。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拥有最多人口的大洲,但近年来非洲人口增长也十分迅速,并已经超过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在近年已经十分缓慢,甚至趋于零。

不同時期世界人口估計(万人)

年份

世界

非洲

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

北美地区*

大洋洲

前70000

< 100

前10000

100

前9000

300

前8000

500

[69]

前7000

700

前6000

1,000

前5000

1,500

前4000

2,000

前3000

2,500

前2000

3,500

前1000

5,000

[69]

前500

10,000

[69]

1

20,000

1000

31,000

1750

79,100

10,600

50,200

16,300

1,600

200

200

1800

97,800

10,700

63,500

20,300

2,400

700

200

1850

126,200

11,100

80,900

27,600

3,800

2,600

200

1900

165,000

13,300

94,700

40,800

7,400

8,200

600

1950

251,863

22,121

139,849

54,740

16,710

17,162

1,281

1955

275,582

24,675

154,195

57,518

19,080

18,688

1,426

1960

298,166

27,740

167,434

60,140

20,930

20,415

1,589

1965

333,487

31,374

189,942

63,403

25,045

21,957

1,766

1970

369,249

35,728

214,312

65,586

28,486

23,194

1,944

1975

406,811

40,816

239,751

67,554

32,191

24,343

2,156

1980

443,468

46,962

263,234

69,243

36,140

25,607

2,283

1985

483,098

54,181

288,755

70,601

40,147

26,946

2,467

1990

526,359

62,244

316,781

72,158

44,153

28,355

2,668

1995

567,438

70,746

343,005

72,741

48,110

29,944

2,892

2000

607,058

79,567

367,974

72,799

52,023

31,592

3,104

2005

645,363

88,796

391,751

72,472

55,828

33,216

3,299

2010

683,059

101,296

411,963

72,708

59,095

34,412

3,510

[70]

2015

734,800

2020

776,400

2022

800,000

年份

世界

非洲

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

北美地区*

大洋洲

*。北美地区包括北美洲北部的國家和地區:加拿大、美國、格陵蘭、百慕大及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拉丁美洲包括中美洲的國家(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等)及南美洲的國家。

人口分布比率(%)

年份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1999

2008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非洲

13.4

10.9

8.8

8.1

8.8

12.8

14.5

亞洲

63.5

64.9

64.1

57.4

55.6

60.8

60.4

歐洲

20.6

20.8

21.9

24.7

21.7

12.2

10.9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 *

2.0

2.5

3.0

4.5

6.6

8.5

8.6

北美地区*

0.3

0.7

2.1

5.0

6.8

5.1

5.0

大洋洲

0.3

0.2

0.2

0.4

0.5

0.5

0.5

人口数量[编辑]

主条目:国家人口列表

2021年世界国家人口地图。

印度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紧追其后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国都超过14亿人口;[71]而后的是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俄罗斯和墨西哥。

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

排名

国家

人口

数据日期

占全球人口百分比

来源(官方或聯合國)

1

印度

1,420,200,000

2024年1月1日

17.32%

[7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註 4]

1,409,670,000

2024年1月1日

17.2%

[73]

3

美国

335,890,000

2024年1月1日

4.1%

[74]

4

印度尼西亞

279,120,000

2023年7月1日

3.4%

[75]

5

巴基斯坦

241,500,000

2023年3月1日

2.95%

[76]

6

奈及利亞

216,780,000

2022年3月21日

2.64%

[77]

7

巴西

203,060,000

2022年8月1日

2.48%

[78]

8

孟加拉国

169,830,000

2022年6月15日

2.07%

[79]

9

俄羅斯

146,420,000

2023年1月1日

1.79%

[80]

10

墨西哥

129,410,000

2023年10月1日

1.58%

[81]

截至2024年1月,约45.5亿人居住在这10个国家,占全球人口的56%左右。约有41亿人居住在七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一半。[82]

人口密度[编辑]

主条目:国家人口密度列表

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口稠密程度分佈並不均勻。以東亞、东北亚及南亞为首的亚洲季风区、歐洲平原、北美洲東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有较多的河谷低地,容易生产粮食,气候也适宜人类居住。而在兩極地區、沙漠、高山、高原、熱帶雨林等地方,因为寒冷、干旱、地势险峻、潮湿等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素存在,人口十分稀疏。[83]

在亚洲,東北亞太平洋沿岸、中國東部沿海地区、東南亞和南亞印度地区占有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然而却由于国家数量少而在联合国仅拥有10%的投票权;欧洲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歐平原及義大利北部;北美洲人口大多集中在美國東部、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拉丁美洲人口集中在墨西哥高原、巴西東南沿海平原以及阿根廷東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区;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尼羅河下游平原和几内亚湾沿岸。大洋洲人口则聚集在澳大利亚東南沿海的平原上。这些地区所拥有的共同点是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资源丰富。[83]

在国家方面,一些面积较小的发达国家人口的密度相当高,例如欧洲的一些诸如荷兰等小国家。相反的是,一些大面积国家,例如加拿大和俄罗斯,则由于领土广阔,平均人口密度十分低下。然而,即使是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在某些特别发达的城市和经济圈,人口也十分稠密。而沙漠、极地和高山地区人口则十分稀少。以中国为例,绝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黑河-腾冲线以东,而西部的青藏高原则地广人稀。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在2011年的人口密度就达到了每平方公里6,544人,远超中国平均水平。[84]俄罗斯虽然平均人口密度较低,但欧洲俄罗斯的一些地区人口密度则相当高,而在远东的一些地区则几乎无人居住。总的来说,人口的密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生活环境、气候状况和资源是否丰富,因此世界上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海岸线、河流附近的平原或盆地上。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总是比较高。[85]

1994年的世界人口密度图,2000年製作。

10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或地区 (只统计人口超过500万的)

排名

国家与地区

人口

面积(km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

1

新加坡

5,535,000

710

7796

2

孟加拉国

162,480,000

143,998

1128

3

中華民國

23,590,744

36,193

652

4

黎巴嫩

5,988,000

10,452

573

5

韩国

50,801,405

99,538

510

6

卢旺达

11,553,188

26,338

439

7

布隆迪

11,552,561

27,816

415

8

荷蘭

17,120,000

41,526

412

9

海地

11,078,033

27,065

409

10

印度

1,316,170,000

3,287,240

400

總人口(超過2000萬人)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250人)中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区:

排名

国家与地区

人口

面积(km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

1

印度

1,344,270,000

3,287,240

409

2

巴基斯坦

203,890,000

803,940

254

3

孟加拉国

166,160,000

143,998

1154

4

日本

126,420,000

377,873

335

5

菲律賓

107,300,000

300,000

358

6

越南

94,660,000

331,689

285

7

英国

66,040,229

243,610

271

8

韩国

51,635,256

99,538

519

9

中華民國

23,577,488

36,193

651

10

斯里蘭卡

21,670,000

65,610

330

未来人口[编辑]

各国总和生育率图。越偏红、紫色的国家,总和生育率就越高,人口增长速度通常也就越快。

总的趋势看来,世界人口增长在逐渐放缓,但出生率变化、潜在的战争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未来世界究竟会有多少人变得甚难预测。不同统计方法总是会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以2050年的人口预测为例,当前不同预测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介于75亿至105亿间,联合国在2009年曾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1.5亿;然而在2013年上调这数字到96亿[86] ;并在2017年上调到98亿[87] 。

而美国人口调查局估测2050年世界将有大约92.5亿人。[63][88][89]然而人口预测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预测都仅能作参考。有些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比预计的快。以中国为例,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的人口增长率低于预期,因此导致联合国对中国的未来人口峰值预测不断下调,从最初的超过15亿人下调到不到14亿。[90]

而从各洲的状况来看,非洲在未来数十年人口将会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并成为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91]除了欧洲之外的其它各洲的人口也将显著增长,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将经历大规模城市化,大量人口将往大城市聚集。[92]

人口爆炸[编辑]

主条目:人口过多和人口控制

过去数十年来,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加上醫學科技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世界人口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科學家稱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為“人口爆炸”。这一现象在1970年代的中国、当今的印度和一些非洲国家非常明显。人口过快增长使得人类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加大,对整个生态环境而言都是一种负担,更可带来環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因此现今许多国家都在试图控制人口的增长,降低生育率。虽然总的来看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在自然地逐年下降,一部分国家仍然以政府强制执行等方式干预人口增长。但这一举措可能更带来年轻人口数锐减,加剧对人口老龄化的担忧。而日本和俄罗斯等部分发达国家與新興工業化國家则面临人口过少的问题,这些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非常大,已经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93]

参见[编辑]

人口

人口普查

世界政区

国家人口列表

Population Matters

注释[编辑]

^ 识字率仅统计年龄达到15岁的人口。

^ 包括日本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以及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的一部分。

^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个洲,其中大约1.1亿人住在欧洲地区。

^ 这里仅是中国大陆的数据,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参考文献[编辑]

^ World population. Worldometers. 2021-11-10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6) (英语).

^ Jean-Noël Biraben, 1980, "An Essay Concerning Mankind's Evolution", Population, Selected Papers, Vol. 4, pp. 1–13. Original paper in French: (b) Jean-Noël Biraben, 1979, "Essai sur l'évolution du nombre des hommes", Population, Vol. 34 (no. 1), pp. 13–25.

^ 刚刚,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全球人口12年增长10亿,印度明年或成第一人口大国.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 Summary of Results. 2022-07-27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简体中文).

^ World Population Clock – Worldometers. Worldometers.info. [201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International Data Base (IDB) — World Population. Census.gov. 2010-06-28 [201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7).

^ Key Findings. Long-Range Population Projection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echnical Working Group on Long-Range Population Projection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03 [2010-07-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16).

^ An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Page 53, Peter P. Rogers, Kazi F. Jalal, John A. Boyd (2008).

^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pulation 1971–2008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p. 83–85) IEA (OECD/ World Bank) (original population ref OECD/ World Bank, e.g., in IEA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0-page 57)

^ 10.0 10.1 10.2 10.3 10.4 World Demographics Profile 2011. Index Mundi. [201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7).

^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A World Factbook. November 13, 2012.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12.

^ "What It Will Take to 'Graduate' 1.2 Billion People Out of Extreme Pover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ffington Post. April 4, 2012. Retrieved 2012-04-26.

^ 2012 World Hunger and Poverty Facts and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Hunger.org, 2012. Retrieved 2012-04-26.

^ Internet World Sta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cember 2011 data. Retrieved 2012-04-22.

^ "World’s Most Typical Person: Han Chinese 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4, 2011. Retrieved 2011-11-18.

^ Religions by adher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herents.com. 2005 data. Retrieved 2011-12-19.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 United Nations. 2011-04-15 [201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 "Life on an Antarctic S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tarctic Connection. 2011-10-28.

^ USA: Combined Metropolitan Areas. CityPopulation.de. August 2021 [1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Current World Population. Worldometers. 2012-11-21 [201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Population estimates of the Roman Empi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r. Kenneth W. Harl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3-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4-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5-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6-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7-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8-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9-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0-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1-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2-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3-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4-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5-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6-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7-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8-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40.0 40.1 World Demographics Profile 20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ex Mundi. Retrieved 2012-05-22.

^ "By 2050, 7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be urban. Is that a good th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st Co. Design, 2012. Retrieved 2012-05-01.

^ "By 2050, 7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be urban. Is that a good th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st Co. Design, 2012. Retrieved 2012-05-0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19-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Mabel C. Buer, Health, Wealth and Popul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1926, page 30 ISBN 978-0-415-38218-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0-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1-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2-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BBC – History – Victorian Medicine – From Fluke to The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ublished: 2002-02-01.

^ A portrait of Britain in 20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October 24, 2007.

^ The UK popul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DF). Statistics.gov.uk. [2009-09-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8).

^ UK population breaks through 60m. BBC. 2006-08-24 [2012-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US population through history. About.com. 2011-07-21 [2012-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3-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4-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_25-202501060935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China's demographic evolution 1850–1953 reconsidered" (1978). The China Quarterly via JSTOR. Retrieved 2012-04-13.

^ "Reintegrating India with the World Economy"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Retrieved November 8, 2012.

^ CIA World Fact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uly 2012 estimate. Retrieved 2012-10-21.

^ 存档副本. [202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 存档副本.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 "From Traitors to Heroes: 100 Years of Mexican Migration Polic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rge Durand, University of Guadalajara. March 2004.

^ "Kenya's Violence: Exploding popu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7, 2008. Gunnar Heinsohn

^ 63.0 63.1 人口增长放缓导致世界人口预测下调. BBC. 2004-09-01 [201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U.S. Census Bureau – World POPClock Projection. July 2013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The number on this page is automatically updated daily.

^ World's 'seven billionth baby' is born. The Guardian. 2011-10-31 [201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4).

^ 13年暴增30億人?從歌詞看世界人口變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8年1月31日

^ Nations, United. World population to reach 8 billion on 15 November 2022. United Nations.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0) (英语).

^ Nations, United. Day of 8 Billion. United Nations.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英语).

^ 69.0 69.1 69.2 Michael Kremer. Population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e Million B.C. to 1990.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3). 1993: 681–716.

^ The population of continents, regions and countries. Geohive. 2010-07-01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4).

^ 记者来鸿:印度人口是优势还是灾难?. BBC. 2011-04-27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6).

^ Official population clock. IndiaStat.com.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 Chinese Official Population Clock (updated daily, in Chines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2016-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2).

^ United States Official Population Cloc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CB. Updated daily. Retrieved 2012-05-22.

^ Penduduk Indonesia Tengah Tahun menurut Jenis Kelamin. BI.go.id. [2015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5日).

^ Official Pakistani Population Clock. Population Census Organization of Pakistan. [2012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5日).

^ Population, total. World Bank. 2014 [2015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6日).

^ Official population clock. IBGE.gov.br. [2014年10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5日).

^ Official population clock. BBS.gov.bd. [2014年10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4日).

^ Official estimate (including Crimea and Sevastopol). GKS.ru. [2015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 Japan population. Official Japan Statistics Bureau. [2014年10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4日).

^ Hackett, C. Which six countries hold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Pew Research Center. 2014-07-11 [2015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 83.0 83.1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学习教材.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 二零一一年人口普查 – 簡要報告 (PDF). 香港政府統計處. [2012-0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1).

^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学习教材.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4).

^ 联合国:世界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达到96亿. 联合国. 2013年6月13日 [201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8亿 7年后印度人口总数将超中国. 联合国. 2017-06-21 [2017-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The 2010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 United Nations. 2011-05-03 [201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0).

^ US Census Bureau – Total Midyear Population for the World: 1950–2050. Census.gov. 2010-12-01 [201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3).

^ 蔡泳. 蔡泳:联合国人口预测对中国生育率仍高估. 多维新闻网. 2011-05-22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非洲人口概况. 人口世界网. 2001-12-25 [2012-11-23]. [失效連結]

^ 10年内上海预计增加500万人 10年后人口增长有望放缓. 人口世界网. 2012-05-29 [2012-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世界人口老龄化:1950-2050. 联合国. [2012年1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8月17日).

外部連結[编辑]

http://countrymeters.info/ct/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人口主題

世界人口統計資料(英语:Demographics of the world)

人口轉型

史上世界人口估計(英语:Estimates of historical world population)

人口成長(英语:Population growth)

人口慣性

世界人口

生物學及相關主題

种群生物學

人口不足

人口密度

實際人口密度(英语:Physiological density)

人口動力學(英语:Population dynamics)

種群模型(英语:Population model)

人口金字塔

人口成長預測(英语:Projections of population growth)

種群生物學

地球能量收支

I=PAT(英语:I=PAT)

Kaya恆等式(英语:Kaya identity)

馬爾薩斯模型

超調(人口)(英语:Overshoot (population))

World3 model(英语:World3)(系統動力學模型)

社會及 人口

生物承載力

人口過多

马尔萨斯主义

人口規劃學

強制絕育

计划生育

一孩政策

兩孩政策

過度消耗

人口倫理學(英语:Population ethics)

反出生主義

生育權

可持續人口數目(英语:Sustainable population)

零人口增長(英语:Zero population growth)

出版物

《人口與環境》

《人口與發展評論(英语: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各式列表

各國人口和住房普查列表(英语: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es by country)

按人口排列的世界城市地區列表

世界人口里程碑列表(英语:World population milestones)

60億人口日(英语:Day of Six Billion)

70億人口日

80億人口日(英语:Day of Eight Billion)

世界關懷人口的組織列表(英语:List of population concern organizations)

活動及組織

70億人行動倡議(英语:7 Billion Actions)

安樂死教會

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英语: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國際人口行動組織(英语: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非政府組織)

人口聯繫(英语:Population Connection)(非營利性組織)

人口事務(英语:Population Matters)(慈善組織)

联合国人口基金

聯合國世界人口會議(英语: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conferences)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

世界人口會議(英语:World Population Conference)(1927年舉行)

世界人口日

世界人口基金會(英语:World Population Foundation)(1987年成立)

相關主題

貝聶定律(英语:Bennett's law)

綠色革命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人口遷徙

永續性

Commons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