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宫崎勤事件的影响,当年的日本动画产业可以说是收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于是乎为了帮自己“正名”以及帮助青年人摆脱扭曲的信心理现象同时鼓舞人心,这一时期日本动漫大多表现出的是一种正直、向上、健康的氛围,就好比1990年的《神龙斗士2》以及1993年的《灌篮高手》等。而在这个大环境之中异军突起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这完全是业界的一股泥石流,虽说画风明显与当时的主流不同,但却依然直接被碰上了“复兴日本动画”的神坛。而在小编看来,它的成功与以下的三个特点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首先就是作品中的“细节”。从小编的角度来看,《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作品对于细节有着近乎疯狂地追求,并且在短短的二十六集中塞进了相当恐怖的信息量。不得不说,庵野秀明这个人虽然痞气十足但在作品世界观的构造和设定上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两次冲击对地球的影响,马尔杜克机关,位于二十四层特殊装甲下的第三新东京市的各种迎击设施,各国及SELLE与老碇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三台超级计算机MAGI的运作都显得十分真实。而对于当时看多了“正能量过家家”的观众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为另类的刺激。
而这部作品的第二个特点,则是显然可以更加直接地刺激到这一部分观众,那就是对于“野性”的刻画。在小编看来,这主要就体现在了血腥和性这两个方面。也是是TV版里面放不开手脚吧,于是庵野秀明这个痞子在之后的老剧场版里让EVA量产机死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而之后量产机们对于二号机生吞活剥的场景则是完全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而至于另一方面的各种暗示……小编觉得就没有什么明说的必要了吧?
只不过如果仅仅是有着以上两点,那么这部作品充其量也就是一部强调感官刺激的“庸俗”作品。然而《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第三个特点却直接让它身披着“少儿不宜”的外衣走上了神坛,而这个特点就是这部作品描写的并非社会中的人而是“与人相处之中的人”。作为一部那种时代背景下的动画作品它不强调使命与责任,而是将关注的点放在了主角内心的冲突。而被如此着重描写的主角碇真嗣也并非什么头顶光环的龙傲天角色。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一个那时随处可见的十四岁岁少年而已——没有主见,没有抱负,只会机械的完成别人的交代。就像剧情中真嗣回答明日香自己为什么要坚持数年练习大提琴时候的那句话——“因为没有人叫我停下来”。
所以在小编看来这个名为碇真嗣的少年不仅代表着当时日本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其对于生活的迷茫更可以说是当时一代人的缩影。就好像赤木律子说的那样,人们彼此靠近以寻求温暖,却又彼此伤害,只能不断地摸索来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然而社会的“严寒”降临,人们之间彼此的温暖就会显得更加宝贵,而这一点体现在剧中就是即使会伤害到别人和自己,真嗣却还是希望能和他人有所联系。而整部TV版《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情就是在描写他如何获得走出第一步的勇气。在小编看来,正是因为这样庵野秀明才会为作品安排了那样的一个结局。只不过可惜的是在当时很多的观众却出于各种原因而对于这个结局十分不满,于是乎庵野秀明这个痞子直接以某种手段对于这一部分观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报复,只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稍微总结一下吧,从小编的角度来说《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作品可以像现在这样被称为神作绝对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这部作品之中庵野秀明监督想要表达的思想完全可以说是十分超前的——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总是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伤害到别人,但就算是如此人们也不应该封闭自己的心灵,反而应该勇敢地踏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只不过,我想庵野痞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构想到某种“本山太多范伟太少”的局面就是了。
原创文章声明
微信公众号《高达模型制作技巧》自创办以来深受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众多作者编辑译者亦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独特的创意。对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的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编辑获得授权。私自转载行为和任何不负责的摘录行为,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将进行最大程度的追责。
原创文章声明
微信公众号《高达模型制作技巧》自创办以来深受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众多作者编辑译者亦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独特的创意。对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的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编辑获得授权。私自转载行为和任何不负责的摘录行为,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将进行最大程度的追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