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胶水,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502胶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当大的作用,你还记得小时候手指被502支配的恐惧吗?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502胶水有这么强的粘性,它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做的,竟然有如此神奇的“超能力”。
502胶水
502起源竟然是一场“意外”
大家肯定都知道柯达,它是世界著名的摄影器材公司,记得以前小时候总是去他们家拍一寸照,有趣的是,强力胶正是由当时任职于柯达公司的哈利•库弗博士发现的,当时,他正在试图寻找一种能够用于镜头的光学塑料,虽然经过实验之后,合成出了氰基丙烯酸酯,并且有不错的效果,但是这种物质的黏性太强,只好放弃了。过了几年,博士又开始着手寻找耐热的喷气式飞机的罩棚,某天,一个学生合成了氰基丙烯酸乙酯后,拿不出来,不得不打破容器才将产物取出,因为这种化合物黏性实在太强了,但凡是接触其他物体后都会与其紧紧的粘连。
柯达
幸运的是,库弗博士这次并没有像几年前那样轻易忽视了这种物质,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粘合剂,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1958年,这种粘合剂以商品名Eastman 910被柯达公司推入市场,随后更名为大家熟知的Super Glue,库弗博士本人也凭借这一产品在2010年被授予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奖章。
展开全文
奥巴马总统为库弗博士授予奖章
强力胶水怎么发挥作用
上文提到的氰基丙烯酸酯其实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不同强力胶中的成分事实上也有差别,例如医用粘合伤口的胶则含有氰基丙烯酸辛酯,目前大部分强力胶水的成分是氰基丙烯酸乙酯,少部分是甲酯衍生物。站在合成化学的角度,这类化合物非常容易制备,利用经典的Knovenagel反应,可轻松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然而,这种并不复杂的分子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合成简单,更在于它拥有强大的粘合力。
其他用途
除了应用在强力胶水领域,经改良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应用。越战时期,美军军医使用超能胶来为伤兵紧急缝合伤口,只不过当时使用的氰基丙烯酸酯并不满足医用条件,使用后经常造成皮肤敏感,更严重的是这些短链的羧酸酯比较容易解聚,碎片化的单体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有时还会造成伤口感染。幸运的是,1998年人们开发出氰基丙烯酸辛酯,长链的羧酸酯不易解聚对人体组织的亲和力也更好,后来这种胶水被命名为Dermabond,成为人体皮肤专用的伤口缝合胶水。
医用氰基丙烯酸辛酯
氰丙烯酸酯的另一个用途是刑侦,警方利用超能胶烟熏法(super-glue fuming)可以让潜在的指纹显现出来,大致过程如下:首先将带有指纹的物品安置在一个已加热并且不漏气的容器中,然后往容器中放入超能胶,氰基丙烯酸酯受热蒸发,同时借助风扇使它在容器中循环散布,由于指纹上残留的物质譬如氨基酸、葡萄糖和水分会与气化的胶浆发生类似于粘合时单体逐渐聚合的反应,指纹就会随即呈现,据说这种方法早在1978年就被日本用于刑侦。
如何快速去除502胶水的粘合呢?
最有效的东西当然是丙酮的“相似相溶”作用,由于纯丙酮在生活中受到管制并不常见,很多洗甲水中含有丙酮成分,都是去除固化502不错的选择。
化浪,让精细化学品更好地应用——更多化学小知识请关注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