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程序古今皆同,需要注意的有一点:插香时,注意以左手按中、左、右的顺序将香插在香炉中——这是从佛教仪式中化用而来。另有一类,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和接轨,在某些拜祭仪式中,代用大蜡烛,既是按照西方基督教义的要求不焚香,但是我们拜祭自己的亲人,变通一下,一支大蜡烛不尽意,那改为用三支大蜡烛代替三炷香就好了

【敬酒 】

敬酒的程序,有一点可能和大多数人理解不同的是杯中酒要不要倒掉?而最符合的操作恰恰是要倒掉,称之为“酹(lèi)(lei,四声)”,苏东坡的词,“一樽还酹江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献果品】

献果品,古代祭祀有一项重要环节叫“进馔”,场面宏大,程序复杂,主要表现排场。现代一般演化为献三牲果品,所需物品即烧(金)猪,时令水果、发面糕点等

【恭读祭文】

这是古代拜祭当中一个重要环节,现在能够看到和激发对传统自豪感的东西,就是用古体或是文言文写出来的祭文

只不过,现在一般的人很少写得出来,读得出,听得懂了,所以,现在人们重视拜祭的情感抒发,以写追思祝福词为内容的拜祭文体,“说人话”,我说的你能听明白,这也是现代人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时至今日

很多年轻人对于祭祀的仪式和内涵

也有许多新的理念和想法

时代在发展,传统在变革

无论形式如何改变

思念如故

祭祀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敬畏之情

首重内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